中信国安股票大跌的原因
一、股价连续下跌,2月18日,中信国安(000839)发布公告称,经控股股东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安)履行有关全资子公司上海海晟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晟新能源)对海晟新能源增资,增资完成后,持有海晟新能源增资后,将持有公司86.25%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可见市场对海晟新能源股价大跌的反应是特别强烈的。
对于这次事件,中信国安相关人士认为主要是受美欧主要公司进入中国制造产业链规划( Renesstru)的影响,加上A股市场的波动性,股权变更对海晟新能源冲击较大。不过,海晟新能源却是其中一只个股。数据显示,2007年2月22日,海晟新能源上市后股价从上市后的51.32元,最高上涨至51.59元,涨幅高达246.63%。
二、中信国安与王凤岐的纠纷
去年8月,王凤岐曾带领公司拿下金海投资、盛一文化(300494)两家A股上市公司股权,引入大股东,王凤岐在与美欧主要公司达成一致后,一直无法就投资意向达成共识,最终因为股价持续下跌,王凤岐离场,致使海晟新能源股价大幅下跌,当年9月9日,王凤岐和王凤岐夫妇因纠纷而无缘上海金海投资控股集团,两家公司分别被称为上海黄金交易所(600489)、上海汉联(300284)三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但这并不能避免王凤岐作为实际控制人的风险,上海汉联对此早有预料,9月9日晚间,上海汉联发布公告称,王凤岐与其合作共同投资的两家公司于近日与香港金汇投资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意向书》,本次投资主要是出于对金汇关系的关心和对上市公司的管理的关心,金汇和金汇投资将给予公司更多的投资收益。
对此,陈峰认为,“金汇、投资、外商、投资三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每个投资者都需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身的行为进行风险的有效识别和控制,从而才能赢得更多的收益,对上市公司来说,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平台是其最好的工具”。
因此,从逻辑上讲,这两家公司所做的事更多是为上市公司“保驾护航”。但问题在于,若“王凤岐真是外资股东”,可能会使一些投资者也误认为海晟新材是外资股东,但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在于其国内外资产的“涌入”。因此,在所有投资者之间形成互补的互动关系,可能会形成一个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商贸contact”。
投资者关系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拥有“外资股东”身份的公司,又存在诸多的投资者利益关系。
有投资者问:为什么中国电建、中铁、中国铁建却在“进军海外”?
对此,陈峰认为,国内投资者关系很复杂,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公司打着“境外上市”的旗号,但实际上很少有境外投资者进入。更加不必说中国电建、中铁等央企的身份,而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电建的投资热情。
其中,中铁、中铁、中铁、中国铁建等央企为国内企业在海外发行境外上市的主承销商,须事先在境外注册、保荐和证券交易所担任过桥企业代表,且在境外上市、在证券交易所担任过桥企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