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期货实况直播回放,也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此类事例。2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汪洋在记者会上说,这次猪肉期货跌幅如此之大实属少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历史数据普遍偏低。新的一年疫情是由禽流感引起的,一旦疫情褪去,鸡蛋、猪肉、牛羊肉等一些肉类品和肉类商品出现了不间断的禽流感,这也说明了当前猪肉、牛羊肉价格都会出现下滑。
二是价格涨幅相对较高。4月以来,自2月15日、25日以来,生猪、猪肉等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
三是终端消费低迷。由于4月中下旬疫情防控升级,叠加鸡蛋、生猪价格出现了大跌,使得居民消费信心受损,猪价更是跌跌不休,养猪户的亏损程度进一步加剧。
四是外采猪肉冲击的心理冲击。清明前,国内多地出现疫情,养殖户及猪肉等商品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造成生猪、猪肉等猪肉及其他肉类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五是冷鲜猪肉冲击的预判。此次猪肉价格的大幅下跌主要是受市场供给增加、下游消费偏弱、禽流感等影响。
【我国期货法草案】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福德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要研究制定相关法律和措施,为全面加强投资者教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对此,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方星海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企业IPO、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价格信号作用,及时准确全面准确全面及时地预期经济走势和公司经营状况,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及时开展市场巡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证监会持续关注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于今年以来,期货市场的表现,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主要是受到疫情和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等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因为工业品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还因为疫情的发生也会影响经济活动。此前,受疫情的影响,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应对,如用于遏制疫情的扩散,也是其中之一。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引导实体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稳定产销衔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7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完善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测模型》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大宗商品价格预测预警和发布实施。
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完善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测模型》,同时对完善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做出详细规定,提出完善大宗商品价格监测模型的具体要求。
《通知》提出,完善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测模型。以监测分析为基础,以市场实际运行为中心,通过发布市场价格,预测影响未来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准确把握价格变化趋势,对市场、价格走势进行预测,促进预期信息的发布。健全价格预测模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动态调整预测模型,包括:宏观经济增长、通胀、失业率、供需平衡、生产成本、进口量、价格、库存、消费品价格、就业、产品库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