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网未来 怎么样?”这问题,估计但凡是做营销、做业务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听过,也问过。它不像问个某个具体产品的功能,更像是在评估一个生态,或者说一个“解决方案”。我这几年下来,接触过不少类似的平台和模式,说实话,能真正落地、产生持续价值的,并不多。很多时候,大家说“怎么样”,其实是在问,它到底能不能帮我们解决实实在在的业务问题,比如获客、转化,或者说,能不能给我们的营销团队赋能。
第一次听到“聚网未来”这个名字,大概是在一个行业交流会上。当时讲者画了很多概念性的东西,什么“全链路营销”、“智能触点”,听起来都挺高大上的。但现场的提问环节,大家问得也都很实际,比如“这套东西怎么用?”“我们的小团队能不能驾驭?”“投入产出比能有多大?”这些问题,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从概念到实际能挣钱,中间的鸿沟有多大。
后来,我们团队也真的接触过一些平台,它们提供的服务,从理论上来说,是覆盖了营销的各个环节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会发现很多细节对我们这种非技术背景的团队来说,门槛太高了。比如说,数据打通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们说能帮你打通,但具体到我们公司原本用的CRM、ERP系统,中间还需要多少二次开发?这都是要细问的,而且这些额外的投入,往往不在最初的报价里。
而且,很多时候,平台所谓的“赋能”,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工具箱。但工具再好,也要有人会用,用得巧。我们总不能指望买回来一套设备,工人就能立马变成熟练技工。这中间,还需要培训、还需要摸索、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去调整。所以,当问“聚网未来 怎么样”的时候,除了看它宣传的那些功能,更得看它在实际落地过程中,能提供多少支持,这个支持是“给你一把锤子”还是“帮你把房子盖好”。
我们团队也尝试过一些“智能营销”平台,可以说,踩过的坑不少。最明显的一个,就是数据孤岛问题。平台说能收集全网数据,但这些数据到了我们手里,往往是零散的,或者说,虽然都放在一个Dashboard里,但真正能连起来、形成有价值的洞察,却很难。举个例子,我们发现某个渠道来的用户咨询转化率特别高,但平台给的数据,只能看到“来源”,具体这个用户在前端是怎么与我们互动的,他在浏览了哪些内容,这些环节的关联性,平台提供的分析往往不够深入。
还有一次,我们为了测试一个新活动的效果,接入了一个据说能“全网追踪”的系统。一开始效果不错,能看到用户从点击广告到最终下单的路径。但后来发现,一旦用户在中间换了设备,或者隔了一段时间再回来,这个追踪链条就断了。这让我们的归因分析变得非常困难,不知道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哪个环节最有效。
当然,也有让我们觉得“甜”的地方。比如,有些平台提供了自动化营销工具,能根据用户的行为做一些基础的触达,比如用户浏览了某个产品两次但没下单,就自动发一封邮件或者短信提醒。这种基础的自动化,确实能节省不少人力,而且效果比我们自己一个个去手动跟进要好。关键是,它得足够“智能”,能理解用户的意图,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群发”。
关于“聚网未来”本身,从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和案例来看,它似乎在努力解决上述的一些痛点。我注意到,他们比较强调“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不像一些平台只是提供工具,而是试图针对具体的业务场景,比如“新客获取”、“老客激活”等,提供一套组合拳。这在我看来,是比较务实的。
比如,在获客方面,他们可能会整合一些社群营销、内容分发,甚至一些私域流量的连接能力。用户在某个平台上看到内容,产生兴趣,然后被引导到公众号,再通过公众号的活动链接到某个交易平台,整个链条被设计得比较顺畅。这种“顺畅”,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户体验,也是营销转化的关键。
另外,他们也提到了“数据中台”的概念,这让我有点期待。如果真的能把各种零散的数据汇集起来,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建模,那对我们来说,价值就太大了。比如,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我们最精准的目标用户画像,然后把营销资源集中投放,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撒胡椒面”。不过,具体能否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实操来验证。
就算“聚网未来”提供的方案再好,也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谁来执行?这套系统,是需要一个非常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团队来操盘,还是普通业务人员也能上手?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需要额外招聘或培养人才。
在我看来,一个真正能“落地”的平台,应该是能够“赋能”而非“替代”我们的团队。它应该提供足够好的用户界面,让我们的营销人员能够通过简单的配置,就能实现复杂的营销动作。同时,它也应该提供足够灵活的接口,让我们能够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进行定制化调整。
我们之前接触的一个平台,功能很强大,但每次要做一点小改动,都要找他们的技术支持,等半天不说,改一次的费用也不便宜。这种模式,对于我们这种希望快速迭代、灵活应变的团队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所以,“聚网未来 怎么样”这个问题,也包含了对它是否易用、是否灵活的考量。
最后,当然是成本和价值的问题。任何一个营销解决方案,最终都要落实到 ROI(投入产出比)上。特别是像“聚网未来”这种可能涉及整合多个环节的平台,前期投入可能会比较大。
我们在评估一个平台的时候,不仅仅看它的公开报价,还会去细抠合同里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一次性费用、年费、按效果付费的部分,以及可能产生的额外服务费用。然后,我们会根据公司目前的业务体量和增长预期,来估算一个合理的投入周期和期望回报。
更重要的是,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直接的销售额增长上,也包括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用户口碑的改善,以及团队能力的增强。如果一个平台能让我们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能让我们对客户的理解更深入,那即使短期内销售额没有爆炸式增长,它也是有价值的。
总的来说,对于“聚网未来 怎么样”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营销解决方案的框架。但能否真正落地,产生预期的价值,关键在于平台能否真正解决实际业务中的痛点,以及它在易用性、灵活性和后续服务上,能否满足我们这类企业的需求。这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实际去接触,去试用,去验证。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